1. 美食将如何承担着民族饮食文化传承者和继承者的角色?

美食将如何承担着民族饮食文化传承者和继承者的角色?

你好!我是深圳异乡人英子,谢谢邀请!我认为美食是这样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者和继承者角色的。从美食的名称、加工制作、餐具、摆盘到餐桌礼仪,不同的地方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品味。把饮食和文化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结合成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就是指人们饮食生活方式。我就从我最熟悉的两广的美食与饮食文化说起吧。

粤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粵菜的命名是粵菜文化的一部分,是讲究彩头和寓意的,常常借用“嵌字”、“象形”、“借喻”、“铺衍”等等的类修辞形式,如把冬瓜叫“白玉”或“碧玉”。“碧玉绣球”是冬瓜鱼丸、“玉树金钱”是芥蓝烧香菇、“大展鸿图”是蟹黄炒桂花鱼翅、“生意兴隆”是瑶柱烧菇等,这些菜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理,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但由于现在消费者有知情权,很多餐厅都会在菜单的菜名后面附上真实用料。

粵菜的加工制作讲究营养健康的养生文化理念。在原来追求清淡、鲜嫩、本味(如白切鸡、清蒸鱼等)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各菜系的精华,成为了不离传统的“新派粵菜”。

品尝特色美食传承
-品尝特色美食传承文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美食餐具的搭配使用和摆盘,是一种文化艺术,随环境和时代的变化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美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应酬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聚会、宴请、约会等)不同场合有不同的餐桌礼仪,体现了个人文化修养,也是民族传统与个性的凸现方式。

把饮食文化融入美食之中,美食就是这样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者和继承者角色的。

品尝特色美食传承
-品尝特色美食传承文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美食,是世界上许多人的最爱。而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几千年的传承,流传下来的不仅有辉煌的历史文化,更有让人垂涎欲 滴的美食文化。

—— 舌尖上的中国

我们每个人都是食物的传承者,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有多双手,就有多少种味道,中国烹饪,神秘至极,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

品尝特色美食传承
-品尝特色美食传承文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碗面的历史有着四千多年 ,陕西的刀削面,臊子面,河南烩面武汉的热干面 延吉的冷面 ,足以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的祖先把这碗面做到了极致。

我记得母亲用刀把面利成面条,这样的面条做出来比较长,一家子坐在小院里围在桌子旁,“哧溜哧溜”吃面声此起彼伏,这碗面温暖我的童年。直到现在想母亲的时候 ,就去吃一碗面 。承载了太多的美食 ,吃出来的不光是味道了。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 舌尖上的中国

莫道离别愁几许、一饺此中揽。

来年早归喜几多、吃饺话团圆。

说起饺子来,那是中国人的大爱 ,一个溜圆的肚子 ,塞下各种菜蔬。有句诗写的好“俗客常笑撑船肚, 知己方知腹中珍”每年的春节,我们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都包在饺子里面 。

北方的面,南方的米 虽然是地域的差异,但是米已被秀外慧中的南方人做成各种美食米糕

醪糟

米粉

说起米粉 它就是用米做成的面条的形状。但味道爽滑 筋道 ,香辣可口。关于米粉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古代中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民众避居南方而产生的类似面条食品。另一说法是秦始皇攻打桂林的时候,由于当时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战,吃不惯南方的米饭,所以当时的人就用米磨成粉状并做成面条的形状,来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

不管是那种说法 ,但是美食让我们缩短了南北方之间的距离。

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舌尖上的中国

但一菜一饭摆在我们前时,我们知道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早已刻在我们心里 ,根深蒂固扎根在我们的生命里了。我们传承着不仅是饮食的味道,而是我们一代一代的父辈们对我们的爱。

(1)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该片的走红启示我们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②该片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展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启示我们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该片展示了各地民俗民风与多样的美食文化,使人们“吃”出了共鸣,启示我们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①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创新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④学习掌握文化传播技术,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