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和中国洛阳有怎样的渊源?
如今的洛阳和京都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任何渊源,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你想看到曾经的洛阳,就只能去京都了。
日本京都的建筑好看吧?京都在唐朝时期叫平安京,当时就是按照长安和洛阳几乎是一比一的比例***的,按平安京的中轴线一半仿造长安一半仿造洛阳,无论是城市结构还是建筑风格如出一辙,今天如果大家还想看到唐时风貌去日本是唯一的选择。(就事论事非广告)
日本四面环海,民族结构单一,自我认同也极高,几乎没有外来文明的冲击,蒙古两次东征都被台风和他们自己的抵抗化解了。所以自身的建筑和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也比大陆容易传承。
大陆恰好相反,前人土地后人收,欧亚大陆上的各民族迁徙也是极为频繁极为容易,中原数度落入游牧蛮族之手,战乱一把火那又是而今迈步从头越,所以看不到传承的东西。具体的去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无论是内部的农民起义还是外族的入侵,传统建筑很难得到保护,但这并不是最深层的原因。
为什么说唐在日本明在南朝鲜其实原因就是这样。换句话说,日本如果与大陆接壤也不一定能传承唐时建筑风格了。在冷兵器时代地缘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就是这么举足轻重,就是这么致命。整个欧亚大陆,包括古印度包括两河文明曾经的辉煌都不亚于汉唐的,两河流域曾经美得跟梦幻一样,并不是今天的沙地荒漠,而是灌溉极度发达的农业和水利文明,但是都是亡于游牧民族的毁灭性破坏,这就扯远了。
现在的洛阳和京都是友好城市,也只是名义上的东西了。
要说二者之间的渊源,不如从日本的这样一座城市说起——它的名字,也叫“洛阳”。
到过日本京都出差或游玩的朋友,应该对此地常见的“洛阳”两个字有所印象,当然,如果恰好是洛阳人,印象会更加深刻一些。
是的,在这里标有“洛阳”两个字的牌子、石刻等随处可见,初到这里,没准儿你还会以为这里是洛阳呢。由此可见,京都与洛阳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中国的唐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对周边各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有学者认为,京都的发展主要是仿照唐代的洛阳城。洛阳据说京都初建之时,很多建筑都是仿照唐代洛阳城建造的,这些建筑的风格仍然保留至今;除此之外,甚至在街道和区域的命名上,京都也***用了大量和洛阳有关的名字,比如洛阳、洛南、洛京、洛中、洛北等等,直到现在,这些名字仍在使用。这样说来的话,京都有“洛阳”的别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据记载,北魏年间,朝廷大力推行佛教,当时的都城洛阳更是建寺成风,到了北魏末年,洛阳拥有寺庙千余座。行走京都可以发现,这里同样寺院遍布,直到如今,这里仍然有一千多座佛寺,有人笑言“比便利店的数量还多”。而在这些佛寺中,随处可见与“洛阳”有关的东西。
由此可见,从北魏到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京都都受到了洛阳城的深刻影响。
千余年过去,京都仍然保留有曾经的风韵,还能找到唐朝文化的遗留。如今,到京都游玩的人们,大多被这里精致的建筑和优雅的花园艺术所吸引,有人甚至会有种“穿越回***盛世”的感觉。
(芋头)
都叫洛阳城,日本京都和国内的洛阳,哪个更值得一去?
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如朝代更替,文化浩劫,异族入侵,历史遗迹保护不到位,实在很让人痛心,但是也不用妄自菲薄,我们遗留下来的真正唐宋古迹比日本多得多,首先,山寨我们长安洛阳的是奈良,然后京都才山寨的奈良,二手一转之后可以说那些建筑即使很漂亮,也已经体现不出我们盛唐时期风貌,仅仅是相似而已,日本人擅长修新如旧,京都大部分古迹和建筑也都是后来相当于我国明清时期重建的,然后定期维护做的很到位而已,在京都,真正平安时期的建筑一个都没有,那些说要了解唐朝就要去京都的言论是比较可笑的,即使是北京城,都有八座唐塔,京都一个都没有,话说回来虽然没日本的看起来那么干净漂亮,但是货真价实,不过京都的话当然去还是可以去领略一下当地的人文风物,但是没有必要带着崇拜的眼光,个人认为两地都值得一去
这个不清楚,俩地方我都没去过,但是非要去一个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河南洛阳,这个季节能看花,真花***花都有,还有十六朝古都的风韵,还有龙门石窟,值得一看,日本那个洛阳是啥时候冒出来的有啥玩意儿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去洛阳肯定能活着回来,去日本就不好说了,弄不好还要挨顿骂,不值当的
日本京都很好的保留了古城的原貌,***规定京都不许盖高层建筑,不准扩建宽阔的道路。整个城市古色古香,原汁原味。而洛阳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古建筑,乱搭乱建,现在又建什么高铁。九朝古都徒有其名罢了!
答:您好,感谢您的提问,感谢邀请,希望小编的回答能让您满意~
提及洛阳,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位于河南省的九朝古都(也有说十三朝古都)洛阳,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日本也有一个洛阳,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京都,这里随处可见“洛阳”二字,见下图:
甚至有人说,中国盛唐时期的洛阳被保留在了日本,说的就是京都。
实事求是,客观来说,京都对于历史文化,古建筑的保护确实是做的很好。
京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当时日本的首都,它的建造,城市格局完全照办了当时***的洛阳,甚至选址依据的也是唐代的风水术。
当时的平安京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右京为长安,东侧左京为洛阳。后因风水原因右京终渐渐荒废,只剩左京洛阳,所以一千多年来,京都便一直被称为“洛阳”。
京都近乎完整的保留了盛唐时期洛阳的风貌,尤其是那些遗留下来的寺院,寺庙,足见一般。去年大火的电影《妖猫传》原著便是出自日本,而通过其中故事主人公之一的空海法师便可见当时日本对***的态度。
再说洛阳,“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当年的洛阳是真的繁华过,但却不可否认,历史沧桑变幻,洛阳也确实是没落了,几经战乱,很多古建筑都被破坏了,徒留一些残垣断壁。
但是文化的根却不是那么容易断的,走在洛阳的老城区,与一些懒懒晒太阳的老人聊聊,你可能会大吃一惊,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字画书法,很多人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或许这就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民族的魂。
如今的洛阳,可能仅能算一个三线城市,但是它干净,优雅,让人舒心。如果你要研究唐朝的历史,完全可以去京都走走。但私心而言,小编还是偏爱着如今归于沉寂的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