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个民族的春节习俗?
  2. 56个民族过年习俗?
  3. 德宏州五种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4. 56个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各个民族的春节习俗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

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1、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其他民族的春节特色美食
,其他民族的春节特色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

放高升、抛绣球等。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

其他民族的春节特色美食
,其他民族的春节特色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6个民族过年习俗?

1、***

***民间节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圣纪节、登霄节等。***(也叫***),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历9月为斋月。解放后,***院把***定为***的法定***日。

2、满族

其他民族的春节特色美食
,其他民族的春节特色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3、苗族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土家族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5、蒙古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德宏州五种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在景颇族的习俗中,每年的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这一天,景颇族人就会早早地起床,准备各种祭祀水神的食物,将鸡肉、米、粑粑等食物。放在水碓房的水井边供奉,并跳起“目瑙纵歌”在祝福语中用竹瓢打水,称为“新水”

傣族最为人熟知的节日就是泼水节,不过泼水节可不止泼水,还有象脚鼓,放烟花,跳虎节,放天灯,掷糠包。

阿昌族每年春节时都要祭寨神、祭秋神、祭灯神,由德高望重的男性寨中长辈领衔祭祀。

傈僳族的“澡塘会”是:怒江地区傈僳族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他们认为:用天然温泉的水洗过一年里都不会生病。每逢春节都有傈僳族人相约着来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开起露天宴、泡温泉,洗去污垢、舒展疲惫筋骨。

德昂族的过春节就是泼水节,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

56个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我国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可谓多姿多彩,别有情趣。

蒙古族 除夕晚上,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方开始吃饭,酒肉吃得越多越好。还要向长者敬“辞岁酒”,然后围火塘吃饺子。初一早上,男女盛装,三五成群,开始串包,并进行***。

彝族 人们初一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全家都得喝“吉利水”,全天用新水洗东西、煮饭,以示辞旧迎新。

布依族 初一,姑娘们黎明时分就挑一担“吉利水”。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前去参加“踩花会”吹“哟友”,弹月琴,吹木叶,并谈情说爱。

瑶族 春节期间,新婚夫妻要到女方娘家拜年,在女家宴席上,妻子的父亲唱山歌祝愿女儿女婿恩爱和睦。

壮族 除夕夜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祭品。孩子们鸣放鞭炮,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焚香化纸。人们第一次出门归来,手里折些青枝绿叶,插在门口,象征大吉大利。

苗族 把春节称为“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烧酒打粑,祭祖庆丰收,希望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哈尼族 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都喜欢荡秋千。

侗族 除夕之夜,人们拿着鸟枪走出大门,朝天打3枪,一时各处枪声大作,称之为“除旧岁,迎新春”。

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面具,高歌欢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僳僳族 新春称“盍什节”,人们背着米粑、水酒到温泉沐浴,洗涤一年陈旧的灰尘,祈盼健康长寿。

鄂温克族 除夕这天,妇女都不外出,只在家中唱歌跳舞,男子则外出参加拔河比赛。

朝鲜族 春节期间,人们唱歌跳舞,还到田间点起火堆,以驱害虫,妇女举行跳跷跷板、荡秋千等活动。